玻璃纤维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观缺陷
断丝与杂纤:
断丝指的是玻璃纤维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断裂,而杂纤则是指玻璃纤维中混入了其他杂质或异物。
这些问题会降低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质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浮纤:
浮纤即玻璃纤维露出制品表面,使表面变得粗糙,影响外观质量。
浮纤现象主要是由于玻纤与树脂等基体的相容性较差,或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如注射速度过快、注塑压力不足)导致。
气泡:
气泡是玻璃纤维制品中常见的外观缺陷之一,通常表现为制品内部或表面存在的小空洞。
气泡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不当(如漆浓度过高、上漆温度过高、机器速度过快等)或原材料问题导致的。
颜色不均:
玻璃纤维制品的颜色不均可能是由于脱蜡温度设置不恰当、脱蜡温度不稳定或坯管编织异常等原因导致的。
二、尺寸与形状缺陷
厚度不一致:
玻璃纤维制品的厚度不一致可能是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或原材料质量差异导致的。
厚度不一致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内径偏差:
玻璃纤维管等管状制品的内径可能会偏大或偏小,这可能是由于工装使用不当、磨损、工装脏污或机器传动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收缩不均:
玻纤增强PPS制品等注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收缩不均的情况,导致制品尺寸精度下降。
三、力学性能缺陷
强度不足:
玻璃纤维制品的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原材料品质不佳、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或玻璃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等原因导致的。
强度不足会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
内应力开裂: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熔体快速冷却,大分子链来不及松弛就被冻结在制品内,从而产生内应力。
当制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温度变化、有机溶剂的作用等),内应力会进一步释放,导致制品出现开裂现象。
四、其他缺陷
污渍与颗粒:
玻璃纤维制品表面可能存在污渍或颗粒状杂质,这可能是由于前工序造成的污染、通坯处坯管沾染水渍、油渍或其他污染物等原因导致的。
焊接强度不足: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焊接组装的玻纤增强制品,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或焊接表面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焊接强度不足。
综上所述,玻璃纤维制品的常见问题涉及外观、尺寸与形状、力学性能以及其他多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等方面的工作。